其他

【山西市场导报·悦读茶坊】张德恒:鸿文妙墨耀汾阳

2018-01-30 山西市场导报悦读茶坊

鸿文妙墨耀汾阳

———读《承先启后:纪念刘守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》图册



        刘守覃先生(1915-2000),字承先,山西汾阳人,曾任汾阳县实验小学第一任校长(1949-1950),汾阳县文化馆第三任馆长(1952-1958),以及汾阳县文化馆干部(1964-1980)等职,先生在考古学,以及书法、绘画、篆刻、泥塑等领域俱有造诣,是山西省汾阳市著名文化学者。1986年,吕梁教育学院赠送刘守覃先生牌匾一方,文云“立德传千载,藏书育后人”,为姚奠中先生所书,从中可窥刘先生道德风骨、文化学养。



        近日,承刘先生孙女刘玥辰女士寄赠《承先启后:纪念刘守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》图册(刘建昇、刘采莲主编,2015年5月,下引此书,皆据此本,为清眉目,只注页码),展读一过,颇受启益,爰撰此稿,以志所感。



        图册中所载刘先生所著文章,多能见出其文史修养、艺术造诣。其中如《王庭筠的行书七绝诗石》一文,考论金代王庭筠(1156-1202,字子端,号黄华老人)游览太原晋祠、天龙山高欢避暑宫时写下的四首七绝及刻诗的碑石,既依据《汾州府志》对四首七绝碑石在后世的模刻情况作了记述“(王庭筠)把四首七言诗用行草大书写成四块诗碑,留在汾州府文庙内。诗碑留存到明代时,字迹漫漶,在嘉靖乙丑年,分守参政指令新安儒生程木模勒诗石四块。汾州人孔天胤并在碑的末端题了五行。诗石刻成之后,仍放置在汾州府文庙内。到隆庆三年,孔天胤亲手又模勒了诗石四块,筑亭置于汾州的县文庙内”(第26页),又对今存四块石碑的来龙去脉作出揭示“1937年日本侵华占领汾阳后,诗碑遭到破坏。直至1953年,经过一度搜集整理,才找到孔模的诗碑一块,程模的诗碑三块,恢复了原诗四首原貌,当即移置汾阳县文化馆内保存”(第26页),四块模勒诗碑,历经沧桑兵燹,终存完璧,堪称奇迹。先生并对王庭筠的书法特征进行深刻揭示:“黄华老人诗情近渊明,书法似元章,是金代书坛上不可多得的人物。他的书法特点是:在法度、规矩上,悉宗元章风范,宋人圭臬。用笔豪放雄健,悬腕而书,行笔疾速,变化纵横自如,章法安排灵巧,疏密有素。”(第27页)这段话不仅文字洗练,而且体现出先生对书法史的熟稔,持之比勘图册上所载的四块诗碑图片,则若合符契,彼此互彰。特别值得一说的是,由于刘先生此文中评述王庭筠书法特征的语句朴质切当,具有文言风致,以至张颔先生建议“除了引证文献原文外,用白话文介绍,这样使文献和作者两辞不相混淆”(第130页),这正从侧面说明刘先生具有很高的文字功底。再如《山西汾阳县田村圣母庙壁画小记》一文,不仅据相关文献对庙宇修建、重修的时间作了考察,而且对庙宇中壁画内容、绘画风格做出详细说明、分析,尤其是,作者在描述壁画中的“西王母”形象时引用唐人杜光庭《墉城集仙录》中的记载,“王母乘紫云之辇,驾九色斑龙,带天真之策,佩金刚灵玺黄锦之服,文彩鲜明,金光奕奕,结飞云大绶。头上华髻,戴太真晨缨之冠,蹑方头琼凤之履。”持此比勘图册中所录“王母”壁画,契合无间,足见作者之博识、眼光。又如《汾阳香乐出土北朝石佛残躯》一文,根据石刻刀法平直、概括洗练,雕线棱角,以及罗汉像座呈方形等特征,判断这批出土的石佛残躯为北朝遗物,并进而根据《资治通鉴纲目》中对唐武宗毁灭佛寺,“五台僧多亡奔幽州”的记载,以及山西境内隋唐以前寺院留存甚少的事实,判断这批石佛残躯被埋藏的原因与唐武宗毁佛有关,凡此皆可见作者的学养、卓识。图册中尚收录刘先生数篇关于汾阳历史、风物的文章,或有文献价值、或有历史价值,颇堪赏读,兹不一一。 



        从图册所收刘先生书法作品来看,刘先生擅长多种书体,举凡行、楷、隶书,俱有造诣,而要皆厚重朴质,或受魏碑影响使然。从书写内容来看,则有唐诗、岳飞词、毛主席诗词、鲁迅诗、陈毅诗、董必武诗等,足见先生趣尚,并见时代斑痕。亦有写给女儿女婿、儿子,以及友人的诗歌条幅,从中可见先生之慈爱、真诚。


        图册中所收录的绘画、篆刻、泥塑作品亦皆可观。绘画以花鸟山水为多,梅香菊韵,雀语荷风,足见先生胸次之纯洁淡定。而篆刻、泥塑之雕线俱多平直、质劲,这一方面当是性情使然,一方面或许亦受到地域文化,尤其是河朔质朴贞刚的风气影响。


2016年10月7日,韬园诗社建社93周年暨复社一周年庆典专场上,张德恒博士(左)与山西市场导报社总编辑韩锡璋合影。


        总而言之,这部纪念刘守覃先生的图册中所收录的鸿文、妙墨、绘画、篆刻作品,俱足彰显作者的德行、风范、学养、识度,足为汾阳添色增耀!


        最后当说,笔者与刘玥辰女士相识三年之久,然仅在2015年深秋有过一面之缘。其后,女士曾邀赴汾阳游览,因事未果。再后我受汾酒集团之邀赴汾阳杏花村参观,女士恰因事外出。唐代任华在《送宗判官归滑台序》中云:“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,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,会而离,离而会,经途所亘,凡三万里。”(《全唐文》卷三百七十六)此中情怀,正契我心。刘女士祖构家风,精于书法、绘画,并习太极,固足彰前辈辉光。今临书撰文,遥想往事,恍如身在山右,惘然如对故人。



作者系吉林大学文学硕士,山西大学文学博士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人员。主攻中国古典文学、古琴史。出版有《梦溪笔谈注评》《山河逸响:民国山西琴人传》等著作五部。


来源:2018年1月30日山西市场导报副刊




本刊刊训:

在这里,激情碰撞文化,诗意表述法治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